四川省道教正一派

 

道教正一派是中国道教后期两大派之一,是在天师道、龙虎宗长期发展的基础上,以龙虎宗为中心,集合各符箓道派组成的一个符箓大派,在元代中、后期形成后,一直流传至今。

由于历史的原因,四川道教从明清时期开始主要是以全真派为主,正一派虽已处于衰落阶段,但民间还有大批正一派道士和信众,并形成过有一定影响的教坛。

四川道教正一派的恢复是在1993年以后。自改革开放以来,四川道教活动得到恢复、道教宫观得到开放的主要是道教全真派,而正一派道教活动的恢复和宫观的开放,以及教职人员身份的认定等却处于滞后的状况,苍溪云台观作为道教正一派宫观虽在从事道教活动,但没有开放。直到2005年,全省开放的道教正一派宫观只有三处,分别是苍溪云台观,苍溪三清观和广元天台山灵台观,登证在册的道教教职人员中却还没有一位是正一派道士,不少散居在四川各地的正一派道士还只是居士身份,所开展的宗教活动被认为是非法的,得不到法律的保护。作为四川道教徒联合的爱国宗教团体和教务组织——四川省道教协会已召开了四届,却还没有正一派的一席之地。

四川道教正一派教职人员身份的认定、道教活动的恢复和宫观的开放等处于滞后的状况引起政府宗教部门,以及中国道教协会、四川省道教协会的高度重视。自2007年起,四川道教正一派正式纳入四川省道教协会的管理,2009年3月由四川省道教协会主办的四川省道教正一派建国以来第一届传度活动在苍溪真武宫道观举行,63位道门弟子经过传度仪式后正式成为正一派玄裔弟子,2011年、2013年省道协在苍溪真武宫道观再次举办道教正一派第二届、第三届传度活动,自此,四川正一派道士已发展到367人。从2007年开始,共有二十多位正一派道士分别前往江西龙虎山正一派祖庭受箓。在2007年12月份召开的四川省道教协会第五次代表会议上,首次有了正一派的代表,正一派道士也首次当选为四川省道教协会理事、常务理事,张绍国道长还当选为副秘书长。2012年12月召开的四川省道教协会第六次代表会议上,正一派的代表、理事和常务理事的名额更是大幅增加,正一派道士张绍国道长当选为四川省道教协会副会长。在省道协六次代表会议上,新制定的《关于正一派道士身份认定及颁发传度度牒证的规定》得以通过,从而加强了对正一派传度和颁发《度牒证》的管理,使四川道教正一派教职人员的管理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

四川正一派道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努力发挥着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参政议政,为中国的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建言献策。如今四川道教正一派中有省一级政协委员一人,市(州)一级人大常委一人,政协委员三人。

在2005年以前,四川开放的道教宫观基本上都是道教全真派的,随着道教正一派教职人员身份认定的落实,一批正一派宫观得以恢复开放。2006年位于苍溪西武当山的正一派宫观——真武宫道观修复并正式开放,乐山市的紫霞宫、峨眉山市的飞来殿道观也相继归还道教正一派。截止2014年底,四川省开放的186处道教宫观和固定处所中,有23处为正一派宫观。

至此,在四川省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宗教事务部门,以及中国道教协会的关心下,在四川省道教协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四川道教正一派教职人员身份的认定、道教活动的恢复和宫观的开放等工作逐步得到落实。

一. 四川道教正一派教职人员的基本情况

自2007年四川道教正一派正式纳入四川省道教协会的管理起,截止2014年底,全省登记在册的道教正一派教职人员共计367人,其中根据中国道教协会《道教教职人员认定办法》的相关规定,第一批进行了身份认定备案、颁发教职人员证(道士证)的计134人,占36.5%。

详细情况

(一)道教正一派教职人员在全省的主要分布

广元地区  在册人数:188人 (认定备案发证:74人)

成都地区  在册人数: 69人 (认定备案发证:21人)

乐山地区  在册人数: 35人 (认定备案发证:12人)

绵阳地区  在册人数: 21人 (认定备案发证:12人)

内江地区  在册人数: 17人 (认定备案发证: 6人)

雅安地区  在册人数:  3人

泸州地区  在册人数:  1人 (认定备案发证: 1人)

达州地区  在册人数: 19人 (认定备案发证: 5人)

眉山地区  在册人数:  7人 (认定备案发证: 1人)

资阳地区  在册人数:  2人 (认定备案发证: 1人)

宜宾地区  在册人数:  3人

凉山地区  在册人数:  1人

自贡地区  在册人数:  1人(认定备案发证: 1人)

以上数据反映,四川道教正一派主要分布在广元、成都地区,其次是乐山、绵阳、达州、内江地区。

(二)道教正一派教职人员年龄结构

70岁以上年龄段的占  9.6%;

60岁以上年龄段的占17.7%;

50岁以上年龄段的占17.7%;

40岁以上年龄段的占29.1%;

30岁以上年龄段的占16.8%;

30岁以下年龄段的占  9.1%。

其中70岁至60岁以上年龄段的集中分布在广元地区,主要是一些年长的散居正一派老修行,而60岁以下的中青年正一派教职人员所占比例为72.7%,是目前四川正一派主要弘道者。

(三)道教正一派教职人员文化结构

四川正一派登记在册的教职人员中,在学历结构上:

文盲、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0.2%;

初中文化程度的占29.1%;

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1.4%;

中专文化程度的占  9.0%;

大专文化程度的占16.1%;

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4.2%。

(四)道教正一派教职人员的组成结构

中国道教主要以正一、全真两大教派为主,两派的信仰并无差异,只是在教规、教戒上有所不同,全真派要求茹素、出家、住观和蓄发挽髻,正一派则无这些规定。

四川道教正一派道士在组成结构上分住观、散居两类。住观正一派道士为220人,占59.9%,散居正一派道士为147人,占40.1%。

住观正一派道士,即常住道教宫观从事宗教服务,在宫观领取丹费(薪水)为生、养家。由于正一派道士不出家,有家庭、子女等需要供养,因此,四川正一派住观道士不同于全真派道士的出家、住观,有的是吃住生活在宫观里的,也有的只是在宫观里服务(工作),不在宫观里常住生活。

由于四川的信众祈福、度亡等多愿到宫观寺庙里进行,在家做法事的情况较少,正一派道士到信众家中做法事的情况不是很普遍。因而,以从事宗教活动为主的正一派道士多是依托于道观,如乐山、绵阳、内江、泸州、达州、眉山、凉山、自贡、宜宾等地区的正一派道士多以住观道士身份出现。

散居正一派道士,则分散居住于城市、乡镇或农村的道教教职人员。四川散居正一派道士主要分布在广元、成都等地区,一部分为高龄的老修行,而大部分是不以从事宗教活动谋生,多为企业家、企业员工、医生、教师、工程师、个体工商业者、自由职业者、农民等,他们的自养和家庭供养的主要经济来源是通过劳作、自己的事业和个人的技术等获取,也有个别的是以从事殡葬、度亡斋醮活动等谋生,拜师入道成为教职人员(道士)只是信仰、修行的需求。

二. 四川道教正一派宗教活动场所的基本情况

道教在四川地区主要分布于省内十七个市(州),计六十一个市(县、区),其中正一派主要分布在成都、广元、绵阳、乐山、眉山、内江、泸州、雅安、达州等市(州),计十九个市(县、区)。截止2014年底的数据,四川全省开放宫观和固定处所186处,属正一派的宫观和固定处所23处,正一、全真共用8处。具体分布情况:

具体分布:

广元地区16处:广元市朝天区龙王观,广元市利州区慈航宫,广元市利州区天曌山灵台观(正一、全真共用),苍溪县西武当山真武宫,苍溪县三清观,苍溪县云台山道观,苍溪县慈航宫,苍溪县玉皇宫,苍溪县龙山镇宝灵观,苍溪县中华观,苍溪县鸳溪镇老君观,剑阁县鹤鸣仙观,剑阁县大郎庙道观,剑阁县龙鞍山文昌宫道观,旺苍县青林山玉皇观,青川县蒿溪乡向阳山灵池寺道观。

绵阳地区4处(正一、全真共用):绵阳市经开区玉皇观,安县罗浮山道观,北川县金霞洞道观,梓潼县敕法仙台道观。

乐山地区2处:乐山市中区通江镇紫霞宫,峨眉山市大庙飞来殿。

达州地区2处:达县火烽山三清宫,宣汉县香炉山玄祖宫道观。

成都地区1处(正一、全真共用):全堂县真多观道观。

泸州地区1处:合江县白鹿镇清源宫。

眉山地区2处:仁寿县多音观道观,洪雅县槽渔滩五斗观(正一、全真共用)。

内江地区1处(正一、全真共用):内江市中区玉皇观道观。

从数据上来看,四川道教正一派宫观和固定处所的分布及不均衡,其主要分布在广元地区,而在成都地区只有一处正一、全真共用的宫观。

四川道教正一派的活动场所规模都不大,除苍溪西武当山真武宫、广元天曌山灵台观、乐山紫霞宫,峨眉山市大庙飞来殿、达州火烽山三清宫为规模较大的道观,其余大部分为规模很小的固定处所。

所畏“正一、全真共用宫观”则分为几种形式,一些完全是全真道观,如绵阳经开区玉皇观、梓潼敕法仙台,只是吸纳部分正一派道士住观;一些原为全真道观,现在是全真、正一共同管理,如广元天曌山灵台观、安县罗浮山、北川县金霞洞、全堂县真多观、洪雅县槽渔滩五斗观;而内江市中区玉皇观,则是原老殿堂为全真派道士住观管理,新建殿堂为正一派道士住观管理。

三. 四川道教正一派传度、授箓的基本情况

道教正一派的传度是正一派道士经拜师引入道门后,依科奉达神明,明证师承辈份,颁发传度法牒,成为正一派玄裔弟子的一项隆重仪式。正一派的传度就是拜师入道,明证师承辈份的过程,要成为正一派道士,必须先拜师入道,随师诵习经戒,学习经典规戒、道教知识等,依传度法牒在世修持,依据太上道经师三宝,精进修炼,开展修持、祈福、消灾、祭祀等宗教活动,待功德有加,予以授箓。

道教正一派的授箓是成为正式道士必须经历的过程。正一派道士只有经过授箓方有资格主持斋醮仪典,方可以为人章醮。只有得授法箓才能“名箓天曹,乃有道位” 有了道位的道士,其斋醮中的章词才能奉达到天庭,才能得神灵的护佑。相反,斋醮、章词则无效。所以,凡主持斋醮仪典的正一派道士必先求受法箓,以正道位。

(一)四川道教正一派的师承法派关系

师承法派是中国道教这一本土宗教的独创,宗枝传承则称为“字辈”。四川道教在明清时期主要是以全真派为主,正一派主要是散布在民间,以及乡村,被称为“火居道士”,由于历史的原因,正一派道士的师承法派和教坛大部分已经消失。如今四川正一派道士的师承法派关系主要以道教正一派“三山滴血字派”和“南昌西山净明字派”为主,其中最高的是“金”字辈,有1人,其次是“鼎”字辈、“大”字辈、“罗”字辈、 “三”字辈,最低的是“山”字辈。

正一派道士拜师入道必须要有授业恩师,道教正一派的戒律规定:“授业恩师必须是授过箓并具有相应经箓品秩,能通达教理、熟悉规戒,为人师表的正一派道士。”由于四川道教正一派的师承法派已基本消失,本省没有具有经箓品秩的正一派道士,从2005年四川道教正一派恢复之初,都是前往外省拜师求道。在四川收徒的正一派道长有陈莲笙道长、张继禹道长、张春荣道长、张继勤道长、张金涛道长、袁志鸿道长、张继元道长、曾广亮道长等。

自2007年起四川共有二十多位正一派道士受荐前往江西龙虎山嗣汉天师府授箓,自此四川有了取得经箓品秩的正一派道士,这些具有经箓品秩的四川正一派道士开始在省内收徒传道,其中主要有张绍国道长、陈云鹤道长、保云清道长、周永刚道长、董至庚道长、张绍清道长、杨朝友道长、秦理明道长、柏静宇道长、张静杰道长、辜度寒道长、余辉道长、张洪源道长等。

四川道教正一派在恢复之初,在收徒问题上十分严格,省道协专门制定了《关于正一派道士身份认定及颁发传度度牒证的规定》,要求“授业师父必须是受过箓并具有相应经箓品秩,能通达教理、熟悉规戒,为人师表的正一派道士。”在师承法派上只承认道教正一派的“三山滴血字派”和“南昌西山净明字派”。曾经有原四川本土的 “广成坛”、“法言坛”和“高峰道”等行坛派的所畏“散居道士”要求传度,希望恢复这些流派,被省道协拒绝了。

为杜绝乱收徒或不严格按道教规戒收徒的现象出现,省道协在正一派传度活动中建立了严格的审核制度,如2013年“四川道教正一派第三届传度法会”的报名审核工作中,就取消了21名因高龄或师承法派不符的度生的传度资格,并制定了法坛戒律,从而保证了第三届传度法会的圆满举办。有资格收徒的道长们在收徒时都比较慎重,目前为止,四川正一派道士中还没发现有社会上的“端公”、“巫婆”和摆摊算卦等人员。

(二)四川道教正一派的传度、授箓

四川道教正一派的传度活动,目前在全国是唯一由四川省道教协会这一省级宗教团体来组织举办的,“传度证”也是由省道协统一印制、颁发和管理的。省道协为正一派的传度活动专门制定了《关于正一派道士身份认定及颁发传度度牒证的规定》,中国道教协会第九次代表会将审议颁布的《正一派道士传度办法》就是参考这一规定拟定的。

四川正一派道士传度活动采取的是集中、定点举办,每两年举办一次,不同于外省一些正一派宫观的传度活动,每年都在举行,甚至会一年举行数次。

2009年、2011年和2013年,四川省道教协会在苍溪县西武当山真武宫道观举办了三届传度大法会,共有375位来自本省和外省的正一派道士参加了传度,取得了“传度证”。截止2013年,全省登记在册的367位道教正一派教职人员中,在本省传度,取得传度法牒的计328人,在外省传度,取得传度法牒的计39人。

四川正一派道士的传度途径,以及传度法牒分两种形式,一种是经江西龙虎山“万法宗坛”认定授权,由省道协在四川举办传度法会,颁发由省道协统一印制的“中国四川万法宗坛传度证”。另外一种传度途径和“传度证”来自江西龙虎山嗣汉天师府、江西南昌万寿宫和上海城隍庙道观。

由于外省一些正一派宫观的传度不规范,甚至有通过网上交钱就办“传度证”的现象,因无法掌握和了解在外省传度正一派道士情况、途径,为保证四川道教正一派教职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质量,省道协第六届代表会议制订了《四川道教教职人员认定暨申办道士证的实施办法》,从2013年起,省道协对持外省“传度证”的正一派道士不给予教职人员身份认定,不办理教职人员证(道士证)。

根据2005年6月24日中国道教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修订的《关于正一派道士授箓的规定》,正一派道士授箓须“经所在省级道教协会审核推荐”。从2007年开始,在正一派祖庭江西龙虎山嗣汉天师府授箓的正一派教职人员计23人。

四川道教正一派传度活动的开展,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四川正一派道士的信仰需求,维护了四川正一派道士的合法权益,促使其宗教活动正常化,以利于继承传统,加强道教教制建设,严肃道教规戒,杜绝乱收徒或不严格按道教规戒收徒的现象。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四川道教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促进道教教职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完善我省道教教职人员认定、备案工作中都起到积极作用。省道协从2013年起还将四川道教正一派传度活动纳入到四川道教“教风年”创建活动中,明确提出:“抓好全真派道士冠巾、正一派道士传度工作,加大对冠巾(传度)工作指导、帮助和培训力度,严格保证道教教职人员素质,努力提高道教教职人员队伍质量。” 并在总结前三届传度活动的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2015年四川道教正一派第四届传度活动的组织程序等做了调整与完善。

四. 四川道教正一派教职人员的管理情况

四川道教正一派在恢复之初,就非常重视对正一派教职人员和宫观的管理,并为此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在正一派道士较多的广元地区,广元市道协专门制定了《广元市道教正一派宫观、道士管理暂行办法》,以制度的形式来加强对对正一派教职人员和宫观的管理,这个管理办法曾受到原省宗教局,以及国家宗教局和中国道协的充分肯定。

道教活动场所的管理重点是对人的管理,为加强对正一派教职人员的管理,省道协专门制订了《关于正一派道士身份认定及颁发传度度牒证的规定》,并在修订《四川省道教宫观管理办法》时加入了针对正一派教职人员和宫观管理的条款,一些市(州)基层道协在制定或修订《道教宫观管理实施办法》时也增加了相关条款。由于四川道教正一派重视收徒、传度和授箓等源头上的管理,以及一些其它因素的制约,使四川正一派教职人员队伍的发展比较稳定,没有出现如外省一些地区正一派道士呈万人之势泛滥的现象,也没有发生驱逐全真派道士占据全真道观的状况,反之正一、全真共用的道观,两派之间相处得还十分和谐,一些全真道观还主动邀请正一派道士来道观服务,从事宗教活动。

五. 四川道教散居正一派道士的管理情况

散居正一派道士由于不常住道观,散居于城镇或乡村,各行各业的人都有,结构较为复杂,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道教正一派在四川恢复之初,正一派道士人数不多,大部分都是在道观从事宗教活动,2009年四川道教正一派第一届传度活动时,有63位道门弟子经传度成为道教正一派道士,这中间大部分是住观道士,散居道士多是些年老的老修行。为加强对正一派道士的管理,省道协提出四川正一派道士全部纳入宫观管理,包括传度和授箓的推荐、宗教活动、备案登记等等。随着2011年、2013年的第二届和第三届道教正一派传度活动的举行,四川正一派道士发展到367人。这中间社会上一些学道、修道人士的加入,使四川散居正一派道士已发展到147人,占40.1%,其主要分布为:广元地区82人、成都地区57人、雅安地区3人、宜宾地区3人、资阳地区2人。

随着散居正一派道士人数的增加,散居正一派道士的管理面临新的情况,将散居正一派道士纳入到宫观内进行管理的方式已不适宜了。一是四川正一派道观大部分规模很小,很多只是固定处所,而且自身在管理上都存在诸多问题,根本承担不了对散居正一派道士的管理;二是四川正一派道观分布不均,如成都地区只有全堂县真多观这座正一、全真共用的道观,自身规模就小,已纳入了二十多位正一派道士。三是部分散居正一派道士为完成认定备案,只能“挂靠”在一些正一派道观里,如剑阁鹤鸣山道观就有九位成都散居正一派道士“挂靠”。四是全真派道观由于两派在教规、教戒上有所不同,很难接纳对散居正一派道士的管理。

宫观在管理散居正一派道士方面,面临最主要的问题是怎么管?如何管?缺乏明确的管理规章制度,缺乏管理的方式,实际上散居正一派道士在宫观里只是“挂名”,宫观根本就没有对其进行管理,这些在宫观里“挂名”的散居正一派道士,即不参加宫观的活动,宫观也无法对其进行约束,就算是有违法或违犯教规、教戒的,宫观也只能将其“迁丹”,而没有开除其教籍的权利。

道教协会作为道教徒联合的爱国宗教团体和教务组织,是政府联系道教界人士的桥梁,能够协助政府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依法管理道教的各项工作,能够保护道教界人士的权益,组织正常的宗教活动。在散居正一派道士管理上,四川一些地区就充分利用道协这一宗教团体的优势来对散居正一派道士进行管理。如资阳地区就把本地的散居正一派道士纳入到资阳市道协来管理,散居正一派道士的拜师入道、传度、授箓和教职人员身份认定备案等的审查、推荐工作,都由道协掌握,道协还协调、安排这些散居正一派道士到本地的全真宫观服务,道协组织开展各种培训和活动时,都会安排这些散居正一派道士参加。成都地区早在2011年,市民宗局就发文要求将成都地区的散居正一派道士纳入到各级道协进行管理,成都本地一部分散居正一派道士的拜师入道、传度、授箓和教职人员身份认定备案等的审查、推荐工作,也都是由道协掌握,成都市道协还吸纳了一些散居正一派道士作为协会理事,道协组织的“教职人员培训”和“玄门讲经活动”也主动安排散居正一派道士参加,道协还要求成都地区的全真宫观允许正一派道士来开展宗教活动。作为正一派道士最多的广元地区、以及绵阳地区,也都在积极着手进行由道协集中管理散居正一派道士的工作。

实践证明,由道协来集中管理散居正一派道士,比由宫观分散管理更合理、更实际、更易操作。道协的管理可直接指导散居正一派道士开展宗教活动,也可安排、协调其参加当地道观的宗教活动,把散居正一派道士的宗教活动纳入法律、法规的管理范围,提高其文化素质、宗教知识和法律法规观念,可使散居正一派道士真正融入到当地的道教群体和道教生活中去了,真正的变“散居”为“集中”,也使当地宗教事务部门可以更集中有效的加强对散居正一派道士这一群体的管理。道协的管理可以通过制度的形式来加强对散居正一派道士的约束,道协在散居正一派道士的拜师入道、传度、授箓的审查推荐,以及教职人员身份认定备案、教职人员证(道士证)的年审的审该等方面,可制定掌握统一、公正的标准,避免宫观管理散居正一派道士在审查、审该和推荐标准上的不一致,可全面掌握当地散居正一派道士的基本情况,对不接受管理的,违法乱纪的、不遵守教规、教戒的散居正一派道士,道协可以采取合法合规的方式处理。如不给予其教职人员证的年审,可开除其教籍,上报政府宗教部门注消其备案等等,这些是道观管理散居正一派道士很难做到的。

由于四川散居正一派道士的管理主体问题长期末落实,尚有很大一部分受过正规传度、证件齐全的散居正一派道士无法完成认定备案,成为合法的教职人员。

散居正一派道士的管理是个较为复杂的问题,需要道协与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相互配合来进行。在充分维护散居正一派道士权益的基础上,共同制定四川散居正一派道士的管理方案,全力推进散居正一派道士认定、备案工作。